No.9 2008-04-18
 

「囫圇吞棗」才能保護牙齒?!

常見指數:90%

小時候,長輩都會教導我們,「孔融讓梨」表示是要禮讓兄長,而「囫圇吞棗」則是一種敷衍塞責的行為;可是,小樂子最近在古書上面,卻看到古人提倡「囫圇吞棗」,才能保護牙齒,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?

典故探源:

傳說古醫者告訴人說:「吃生梨有益於齒而傷其脾,吃棗則反之。」旁人曰:「我有兩全其美之法,吃生梨只咀嚼而不嚥,吃棗則囫圇吞下,既不傷齒又能有益於脾,豈不兩全其美?」

所謂「囫圇吞下」,就是把棗子不經過咀嚼,整個兒吞下肚裏。

囫圇,音胡倫,是物體完整之意。(明‧焦竑《俗書刊誤》:「物完曰囫圇」)如朱熹的《朱子語錄》:「道是個有條理底(物事),不是囫圇底物。」

因「囫圇吞棗」不經過咀嚼,故不知其味若何!猶如一個人讀書,不懂得具體字義,就含糊過去,這種讀書方法,就叫做「囫圇吞棗」。

後來泛指一切辦事不夠精細,含糊其事,馬虎塞責,不求進一步徹底了解者,皆可用「囫圇吞棗」來形容。

小說中對「囫圇」用法又有不同。

《二刻拍案驚奇‧卷十四》:
「縣君按定了性兒,才說得話兒囫圇。」
此指趙縣君對她丈夫說了「完全」的話。

又同書卷十九:
「信口胡柴(胡說)的,多是不囫圇的官話,杜撰出來的字眼。」
此指官話的不「正確」而捏造出來的。

又作「囫圇竹」,罵人糊塗。

《水滸傳》第四回,因五臺山長老袒護魯智深,眾僧都說長老是個「囫圇竹」,因竹有節而不通之意。

「囫圇」又作鶻崙、鶻淪,《列子‧天瑞》作渾淪,原謂萬物渾然一體而不可剖析也。原文是:「氣形質具而未相離,故曰渾淪。」

故「囫圇」係由渾淪音似而有各種不同的寫法。


》吳立甫.正中書局《輕鬆學成語2

延伸閱讀:《輕鬆學成語1~7》